时间:2022-11-10
1.整地:冬前深耕深翻,深度30cm同时,基肥应根据当地情况合理施用。2.种子处理和播种:播种前,应进行干燥、干燥和浸泡,直到地温稳定在12℃以上播种时间。3.水肥管理:根据当地情况合理追肥,根据植物所在期间合理浇水。4.化学调节:用缩节胺和水稀释喷雾进行化学控制。
一、整地
1.冬前深耕深翻一次,耕深约30cm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8%以上,基肥应根据当地情况合理施用。
2.冬前未来耕翻土地的,也应在3月底前完成耕翻,最迟不得迟于清明前。
二、种子处理及播种
1、种子处理
(1)筛种:播种前筛选棉花种子,筛选混合在棉花种子中的扁籽、大毛籽和光籽,保证种子发芽率在90%以上。
(2)干燥:棉籽壳厚,透水性差,播种前需要干燥。具体操作:晴天在空地上铺垫子,然后将棉籽均匀铺在垫子上晾干,每天翻几次,晾干2-3天。棉籽在手中轻微晃动,发出声音是合适的。
(3)脱绒:可选择机械脱绒或硫酸脱绒(每100)kg加500棉籽绒ml温度为110-120℃硫酸,边倒边搅拌,直到短绒完全溶解,然后洗干棉籽水)。
(4)浸种催芽:30-40℃浸泡在温水中,浸泡种皮。浸泡期间经常翻动,避免因热量积累而烧籽。
2、播种
(1)当地温度稳定12℃以上可播种,其中地膜栽培一般在4月20日至4月30日播种,露地栽培一般在4月25日以后播种。
(2)人工穴播时,每亩土地用量为1.5kg,每个穴播种3-4粒。机播时,每亩土地用量为2-2.5kg。
(3)播种后覆土不超过3cm。
(4)如果是杂交棉,西南棉区每亩种植2000-2500株(其他棉区种植2500-2800株)。如果是常规棉,每亩种植3000-4000株。行距栽培时,行距约80-900株cm。大小行栽培时,大约100-120cm,小行约为50-60cm。
(5)植物出现第一片真叶时间苗,出现三片真叶时定苗。
三、施肥管理
黄淮海地区
(1)亩产皮棉70-90kg在这种情况下,每亩共有2万块土地kg优质有机肥,11-13kg氮肥,5-7kg磷肥,5-7kg钾肥。对硼、锌缺乏的棉田,注意补施硼、锌肥,硼、锌肥每亩用量为1-2kg。叶面喷施时,浓度为2g/L,现蕾-开花期进行。
(2)氮肥25-30%用作基肥,25-30%用于初花期追肥,25-30%用于盛花期追肥,10-25%用于盖顶肥。
(3)磷肥15%用作种肥,85%用作基肥。
(4)钾肥全部用作基肥或50%用作基肥,50%用于初花期追肥。
(5)从盛花期开始,每亩土地结合施药混合喷洒50-75个弱棉田kg的0.5-1%尿素和0.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3-0.5%,每7-10天喷洒一次,连续喷洒2-3次。
2.长江中下游
(1)亩产皮棉90-110kg在这种情况下,每亩共有2万块土地kg优质有机肥,13-16kg氮肥,6-7kg磷肥,10-12kg钾肥。对于硼锌缺乏的棉田,注意每亩补施1-2kg硼砂和1.5-2kg硫酸锌。适当降低施肥量约20%的高肥力棉田和低产田。
(2)氮肥25-30%作为基础设施,25-30%作为初花期追肥,25-30%作为盛花期追肥,15-20%作为铃期追肥。
(3)磷肥全部作为基础。
(4)钾肥60%作为基础,40%作为初花期追肥。
(5)从盛花期开始,对于生长较弱的棉田,每亩喷洒50-75块kg的0.5-1.0%尿素和0.磷酸二氢钾溶液3-0.5%,每7-10天喷一次,连续喷2-3次。
3、西北地区
(1)膜下滴灌棉田
①在亩产皮棉120-150kg每亩土地施用50-75kg棉籽饼,20-22kg氮肥,8-10kg磷肥,5-6kg钾肥。在亩产皮棉150-180kg每亩土地施用75-100kg棉籽饼,22-24kg氮肥,10-12kg磷肥,6-8kg钾肥。对硼锌缺乏的棉田,每亩补施1-2块kg水溶性好的硼肥和1.5-2kg硫酸锌(硼肥适合叶面喷施,锌肥可作为基肥施用)。
②氮肥25%作为基肥,15%作为现蕾追肥,20%作为开花追肥,30%作为花铃追肥,10%作为棉铃扩大追肥。
③磷肥和钾肥50%用作基肥,50%用作追肥。全生育期追肥次数约8次,前期氮多磷少,中后期磷多氮少。灌溉施肥与滴灌系统相结合。
(2)棉田常规灌溉(灌溉或沟灌)
①在亩产皮棉90-110kg在这种情况下,每亩kg棉籽饼或1000-1500kg优质有机肥,18-20kg氮肥,7-8kg磷肥,2-3kg钾肥。在亩产皮棉110-130kg每亩施用75-1000kg棉籽饼或1500-2000kg20-23优质有机肥kg氮肥,8-10kg磷肥,3-6kg钾肥。对硼、锌缺乏的棉田,注意补施硼、锌肥。
②氮肥45-50%作为基础,30%作为初花期追肥,20-25%作为盛花期追肥。
③磷钾肥50-60%作为基础,40-50%作为追肥。
四、水管理
1.播种至出苗期间,土壤水分宜在田间持水量的70-80%左右。
2.苗期土壤水分宜在田间持水量的60-70%左右。
3.初芽期,土壤水分宜在田间持水量的65-75%左右。
4.在盛蕾期,土壤水分应在田间持水量的70-80%左右,不得低于60-65%。
5.吐絮期,相对含水量应保持在55-70%左右。
五、化学调控
1.苗期,如果水分足够,每亩土地使用0.25-0.5g缩节胺兑水7.5kg稀释喷雾。
2.现蕾后,每亩土地使用0.5-1g缩节胺用水稀释喷雾。
3.盛蕾期,每亩土地使用1-1.5g缩节胺兑水10-15kg稀释喷雾。
4.初花期,每亩土地使用1.5-3g缩节胺兑水20kg稀释喷雾。
5.盛花结铃期,每亩用地3-5g缩节胺兑水25-30kg稀释喷雾。
本文结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