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抗旱抗盐碱小麦新品种

时间:2022-11-09
河北抗旱抗盐碱小麦品种有三抗六号、捷麦19、沧6001、沧核030、沧麦026、小偃60等。1.三抗六号:株型紧凑,株高72cm,分蘖力强,成穗率高,穗方形,穗长10cm,每亩穗数25-40万,穗数55粒,重6000粒g。2.捷麦19:株型松散,株高79.5cm,穗呈纺锤形,长芒,红壳,白粒,籽粒硬而饱满,每亩穗数39.4万,穗数32.2,千粒重38.2g。 1.植物特征:半冬性品种,株型紧凑,株高约72cm,幼苗半匍匐,叶片上冲,通风透光性好,分蘖力强,成穗率高,穗层整齐,落黄性好。穗型大,方形,穗长约10cm,每亩穗数25-40万,穗数55粒,重6000粒g。2.抗逆抗病能力:抗干热风、抗倒伏、抗旱耐盐碱。在抗病性方面,高抗锈病、白粉病、赤霉病、纹枯病等。3.产量表现: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650kg/亩,如果水肥条件好,产量可达750kg/亩。4.适宜种植区:适用于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安徽、江苏等冬麦区。二、捷麦191,植物特征:株型松散,株高约79.5cm,幼苗半匍匐,叶片绿色,分蘖力强,成熟度好。穗呈纺锤形,长芒,红壳,白粒,硬质,籽粒饱满。每亩穗数39.4万,穗数32.2,千粒重38.2g。二、生育周期:半冬性中熟品种,生育周期为247天。3.籽粒质量:籽粒容重760g/L,粗蛋白(干基)13.23%,湿面筋29.1%,沉降值26.8ml,吸水量54.4ml/100g,形成时间3.2分钟,稳定时间3.8分钟,最大拉伸阻力294EU,延伸性149mm,拉伸面积63cm²。4.抗逆抗病能力:抗倒伏能力强,抗旱耐盐碱能力强。在抗病性方面,2011-2012年接种鉴定结果为高抗条锈病、免疫叶锈病、中感白粉病。2012-2013年接种鉴定结果为免疫条锈病、高抗叶锈病、中感白粉病。5.产量表现:2011-2012年黑龙港流域旱薄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23.8kg平均产量为378.6kg在2012-2013年的生产试验中,平均产量为379.4kg/亩。三、沧60011.植物特征:冬季品种,株型紧凑,株高约80-90cm,幼苗半直立,冬前生长稳定繁茂,分蘖力强,成穗率高。穗呈纺锤形,长芒,红壳,白粒,粒径均匀饱满。穗长8-9cm小穗数18-20,千粒重41g。2.籽粒质量:籽粒蛋白含量14.42%,赖氨酸含量0.36%,沉降值31.湿面筋含量40.7%,干面筋含量13.5%。3.抗逆抗病能力:抗旱耐盐碱、抗寒、抗干热风能力强。抗病性方面,接种鉴定结果为抗锈病、白粉病。4.产量表现:1994年河北省旱地鉴定试验平均产量为239.8kg1195年河北省低水肥品种预备试验平均产量为369.2kg1997年河北省低水肥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58.6kg/亩。四、沧核0301.植物特征:冬性中熟品种,株型紧凑,株高约75cm,幼苗爬行,叶色浓绿,分蘖力强,成穗率高,穗层整齐,成熟度好。穗呈纺锤形,长芒,白壳,白粒,籽粒硬而饱满。穗粒数约30粒,千粒重45粒g。2.籽粒品质:蛋白质含量14.46%,赖氨酸含量0.26%,沉淀值20.1ml,湿面筋含量36.87%,干面筋含量11.63%,吸收率62.2%。3.抗逆抗病能力:抗倒伏、抗寒、抗旱、耐盐碱能力强。在抗病能力方面,抗白粉病表现最好,同时抗黑穗病。4.产量性能:1995年太谷核不育小麦新产品鉴定试验平均产量410kg1998年河北省冀中北高水肥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86.9kg1998年河北省冀中北冬小麦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414亩.2kg/亩。5.沧麦0261.植物特征:株型紧凑,株高约75cm,幼苗半匍匐,生长强壮,根系发达,分蘖力强,成穗率高,穗层整齐。穗呈纺锤形,长芒,白壳,白粒,籽粒硬而饱满。穗粒数约30粒,千粒重40粒g。二、生育周期;冬性中熟品种,生育周期为245天。3.籽粒质量:籽粒容重784g/L,蛋白质含量14.42%,赖氨酸0.36%,湿面筋40.7%,沉降值31.2ml。4.抗逆抗病能力:抗倒伏、抗寒、抗干热风、抗旱耐盐碱能力强。在抗病性方面,1999年和2001年的鉴定结果为对条锈病0级、1级、对白粉病2-3级,在区域试验中表现为抗叶枯病。5.产量表现:1999年冀中北水地区试验平均产量为371.3kg2000年冀中北水地组区试验平均产量386亩.9kg2001年冀中北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409亩.4kg/亩。6.小燕601.植物特征:株型半紧凑,株高约73.3cm,幼苗半匍匐,叶色浅绿色,分蘖力强,成熟度好。穗长方形,长芒,白壳,白粒,籽粒硬而饱满。每亩穗数37.6万,穗数26.9粒,千粒重44.5g。二、生育周期:半冬性中熟品种,生育周期为237天。3.籽粒质量:797g/L,粗蛋白(干基)14.74%,湿面筋(14%湿基)35.1%,形成时间3.2分钟,稳定时间3分钟。4.抗逆抗病能力:抗倒伏能力强,抗旱耐盐碱能力强。在抗病性方面,2013-2014年的鉴定结果为中抗条锈病、慢锈叶锈病、中感白粉病,2014-2015年的鉴定结果为近免疫条锈病、中感叶锈病、中抗白粉病。5.产量表现:2013-2014年旱薄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44.1kg平均产量为344.3kg在2015-2016年的生产试验中,平均产量为368.2kg/亩。 本文结束

大家也在看

0.080189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