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作物如何管理?秋作物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

时间:2023-03-16

做好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是苗期管理的重要工作,对植物的健康生长起着重要作用。我市秋季作物苗期常见病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、食叶害虫、玉米粗缩病、二点夜蛾、蜗牛等。

1、地下害虫如老虎、幼虫、金针虫、鼹鼠等地下害虫食性杂质,可危害玉米、花生、大豆等秋季作物幼苗,常导致幼苗缺乏垄断现象。特别是花生田对幼虫危害很大。它的成虫蚕食花生叶,幼虫咬断花生根和果针,吃掉幼果,导致死树、掉果和空壳,一般减产20%~50%,重者减产70%,甚至绝收。黑光灯、频振杀虫灯、太阳能杀虫灯等成虫防治措施可诱杀金龟子,插柳枝等措施可诱杀地虎成虫。6月下旬金龟子孵化盛期和7月下旬幼虫期,每亩可使用48只%毒死蜱乳油500~750毫升随水倒入地下,或用40%甲基异柳磷或50%辛硫磷乳油150毫升,搅拌炒麦麸7.5kg,制成毒饵,晚上撒在土表上,诱杀幼虫。兼治金针虫、鼹鼠蟋蟀等。

2、食叶害虫第二代玉米蛾主要危害玉米叶,其他如棉铃虫、甜菜夜蛾、第二代粘虫等,食物杂项,幼虫咬玉米、花生、大豆等秋季作物叶片,严重危害地块常被吃掉,形成光杆,严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,造成严重减产。每亩可使用2.5%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0ml,或1%甲维盐乳油30ml加2.5%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ml,均匀喷水50kg,间隔3~5天重喷一次。

3、灰飞虱是传播玉米粗缩病、水稻条纹叶枯病、南方黑条矮缩病等多种病毒病的媒介。成虫和若虫都是口腔刺吸作物汁。防治应以预防为主,杀灭灰飞虱,切断传毒媒介。每亩10%吡虫啉可湿粉剂20克,水稻25%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%。~4g,或25%噻嗪酮可湿性粉剂40%~50g,50kg喷水防治。兼治蓟马。

4、近年来,蜗牛的危害逐年加重,严重影响了玉米、大豆、蔬菜等秋作物的正常生长。蜗牛取叶和叶柄,同时分泌粘液污染幼苗,取食造成的伤口有时会诱发软腐病,导致叶或幼苗腐烂坏死。每亩6%的四聚乙醛颗粒剂可用于预防和控制~600克或超过10%的聚乙醛颗粒剂600~1000g,拌玉米粉或麦麸,晚上均匀撒在农田里,也可堆放在地垄上。蜗牛喜欢栖息在沟边和湿地上适当重施,以减少蜗牛的危害。

5、近年来,二点委夜蛾发现了一种危害玉米的重要害虫,以玉米幼苗3幼虫幼虫为主~5叶期咬玉米茎基部,切断营养输送,导致地上玉米心叶枯萎死亡;玉米苗8~十叶期主要咬断玉米根部,导致玉米倒伏,严重者死亡。每亩50%辛硫磷乳油或48%毒死蜱乳油50毫升,或20%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,均匀喷洒50公斤水。

  

大家也在看

0.128434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