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瓜细菌性流胶病怎么治

时间:2023-05-18

黄瓜流胶病可使茎蔓上方逐渐萎蔫直至死亡,瓜条流胶后,其商品性差,甚至出现畸形或软腐而无食用价值。轻者减产20%--30%,重者绝产,严重影响瓜农的经济效益。

一、细菌性病害:

黄瓜的细菌性溃疡病、缘枯病是经常造成瓜条流胶脓的主要细菌病害。不易凝固,颜色一般为白色,扩大后成鼻涕状凝胶,病斑叶脉发黑,严重时造成瓜条腐烂,变臭。防治:叶面喷雾细菌药剂,可以选择喹啉酮、中生菌素、塞霉铜 等药剂,同时防止植株出现伤口,否则很容易感染细菌病害;降低棚室空气湿度。

二、真菌性病害:

蔓枯病一般是褐色的斑点,叶片边缘V字型病斑,叶片内部圆形病斑,茎蔓和瓜条上出现乳白色或琥珀色流胶。

防治:10%苯醚甲环唑或75%百菌清或70%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防治。推荐药剂:枯黄120 800倍液喷施

黑星病,发生较少,并且黑星病发生时,在瓜条上出现暗绿色的凹陷斑,病部呈疮痂状;后期有褐色胶状物流出。

黑星病的防治:腈菌唑+百菌清+芸薹素共同叶面喷雾。

疫病流胶一般发生在茎蔓上,严重时危害瓜条。茎受害病部呈水浸状,暗绿色腐烂、并明显缢缩,产生流胶。瓜条受害出现水渍状暗绿色近圆形凹陷病斑,棚室内湿度大时病害发展较快,病部后期分泌乳白色流胶,渐变琥珀色,进而软化、软腐,有时表面长出白色霉,散发恶臭味。防治:轮作,覆地膜,药剂杀毒矾、甲霜灵、增效瑞毒霉灌根。

菌核病的流胶发生部位在花下部,即瓜条顶端,初期有白色或褐色胶状物,后期出现白色的棉毛。叶面喷雾嘧霉胺、腐霉利、多菌灵、乙霉威等药剂

三、生理病害

生理病害造成的瓜条流胶一般都是在瓜条的表面出现细小裂纹,然后出现流胶,一般为白色,实际上是瓜条内部的液体流出呈现胶状物。有时这些细小裂纹不易被发现。水果小黄瓜特别严重。

主要原因有:

1、浇水忽干忽湿。瓜条接近采摘期,瓜皮生长速度慢,在长期干旱情况下浇水,会造成瓜条表皮出现裂纹而流胶。

2、通风不良。通风突然,或者棚室出现过堂风,会造成瓜条表皮皴皮而流胶。

3、激素使用不当。例如长期使用含有吡效隆的成分的生长调节剂,在短时间内促进瓜条快速生长,导致表皮出现裂纹而流胶。

防治方法:同时控制植株长势,避免徒长,浇水时浇小水;喷施含硼含钙的叶面肥;铺设草苫子控制温度。在区分不清的情况下,大家也可以采用以下配方:细菌性药+ 硼钙叶面肥+ 苯醚甲环唑

黄瓜顶部流胶粘物是什么原因?

1、可能是因为天气炎热,你是否放在冰箱里面吗?又或者做出时间在常温下放置太久。你可以参考一下最后列出的做法。看是否哪里出了偏差。2、你是否有放盐和醋而且做这种腌菜讲究的就是三不露头(酸甜咸),当然这是以个人的口感来做的,最主要的还是温度。主料:鲜嫩黄瓜两至三根(一定要顶花带刺的做出来才爽口哦)调料:A盐一勺B白醋五勺,冰糖一块(核桃大小),蜂蜜一勺,味精小半勺,干红辣椒四个(掰成小段)制作方法:1,将黄瓜洗净,切成大约八厘米长手指头粗细的小段,放在干净容器内用盐搅拌均匀,待用。2,将B里面的材料一起放进一个小碗里边,搅拌均匀,并放置到冰糖完全溶解。3,黄瓜用盐腌二十分钟左右会渗出很多水分,把这些水分倒掉,并将刚才调好的B调味料到入黄瓜中搅拌均匀。4,放置冰箱中冷藏一天,即可。特点:酸中带甜,辣味适中,冰爽可口,开胃消食。关键:1,一定要用冰糖和白醋,不要用白糖和米醋/陈醋,否则作不出那种清爽的味道。2,用盐腌黄瓜的时候,盐的用量切勿过多,否则会影响最后清甜的口感。3,此道凉菜放置在冰箱中腌制,所以特别适合夏天食用,根据我在都一处的经验,在保证卫生的情况下腌至的时间如果超过两天效果会更好。如果只腌一天,也已经很不错了。4,和别的凉菜不同的是,这道凉菜不需要放香油,以强调不带一滴油脂的清爽感。

导致黄瓜流胶病的几种原因

1、黄瓜黑星病

对植株生长点附近的嫩叶、嫩茎、幼瓜、卷须危害严重。生长点受害,可在2--3天内烂掉,造成秃桩。

叶片染病产生褪绿的近圆形病斑、后变为黄褐色,病斑干枯后会穿孔,边缘呈星纹状。

茎蔓受害暗绿色水浸状稍凹陷病斑,表皮粗糙呈疮痂状,破裂后流胶,潮湿条件下病部溃烂,可造成部分茎蔓萎蔫。

瓜条受害开始流胶,以后发现为深褐色凹陷斑,病斑呈疮痂状,形成畸形瓜,病瓜一般不腐烂,高湿时病斑上长出灰黑色霉层。

该病属于低温,耐弱光,高湿病害。最适温度在15℃--22℃,空气相对湿度在90%以上时,棚顶、植株有水滴的情况下病害发生严重。

疮痂状病斑,流出白色流胶;严重的时候,打开瓜条会看到很多溃烂。

2、黄瓜疫病

主要危害叶片、茎及瓜条。叶片发病呈暗褐色水浸状圆形大斑,潮湿时软腐,干燥时青白色易破裂。

茎受害呈水浸状软腐,缢缩,产生流胶,引起患部以上萎蔫。如植株有几处节部发病,全株很快萎蔫干枯。

瓜条受害出现水渍状暗绿凹陷病斑,分泌乳白色流胶,渐变琥珀色,进而软化、软腐,表面长出白色霉,散发恶臭味。

该病最适温度在25℃--30℃,露地夏秋高温多雨季节和保护地土壤水分高的地块发病重。

3、黄瓜蔓枯病

危害茎、叶、瓜条。该病以接近根茎处的茎节为中心发病,浅褐色水浸状,组织软化后流胶,产生龟裂,后期病茎干枯,病斑纵裂成乱麻状,严重时,整株凋零枯萎。

叶片受害自叶缘向内发展成“V”字形或圆形褐色病斑,干燥时易破碎。

瓜条感病产生**褪绿斑,随着病情的发展,病斑凹陷,瓜条畸形弯曲,有时溢出琥珀色流胶。

蔓枯病的特点是所有病斑上匀生有黑色小粒点。病菌最适温度在18℃--25℃,空气相对湿度在85%以上易发病。连作地,植株长势弱,排水不良发病重。

4、黄瓜枯萎病

黄瓜枯萎病又称蔓割病。植株萎蔫是枯萎病的主要症状。成株期,多在根瓜采收后发病,病株叶片自下向上逐渐萎蔫,叶色黄绿,起初植株白天萎蔫,早晚可恢复正常,病株茎基部、节和节间出现黄褐色条斑。重茬年份越多病害越重。

随着病情发展,茎基部表皮纵裂,常有褐色流胶,茎基部呈水浸状缢缩,潮湿时病部表面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层,植株早晚不能复原,并很快枯死,切断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变褐。

病菌在土壤、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,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。病菌随着种子、土壤、肥料、灌溉水、昆虫、农具等传播,土壤中病原菌量的多少是当年发病程度的决定因素之一。

土壤高湿是发病的重要因素,根部积水,促使病害发生蔓延。高温是病害发生的有利条件,病菌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4~27℃,土温24~30℃。

氮肥过多以及酸性土壤不利于黄瓜生长而利于病菌活动,在pH45~6的土壤中枯萎病发生严重,地下害虫、根结线虫多的地块病害发生重。

5、黄瓜炭疽病

黄瓜全生长期都可发生。幼苗子叶边缘出现褐色半圆形或圆形病斑,稍凹陷。病菌附着在种子表面,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。

成株期叶部病斑近圆形,大小不等,初为水浸状,很快干枯呈红褐色,边缘有**晕圈,常常几个小病斑连成不规则的大病斑,病斑上轮生黑色小点,潮湿时生出粉红色粘稠状物,干燥时病斑常穿孔。

茎上病斑灰白色至深褐色,长圆形,稍凹陷。瓜条上病斑水浸状,褐色、圆形,稍凹陷,后期开裂,叶柄和瓜条上常出现琥珀色流胶,从病部弯曲或畸形,潮湿时病斑上生出粉红色的粘稠物。

黄瓜嫩瓜条不易感病,多发生在大瓜或种瓜上。此外田间架材以及保护地棚室防寒设备表面都可以带菌,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源。

雨水、灌溉、气流以及某些昆虫都可以传播病害。高温、高湿是炭疽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。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,空气湿度越大越容易发病,潜育期也越短。相对湿度87%以上适于发病,小于54%不发病。温度10~30℃范围内都可以发病,以24℃左右发病最重。田间通风差、氮肥过多、灌水过量、连作重茬,发病重。

6、人为因素

1)嫁接口愈合不良。嫁接时伤口没有处理好,愈合不良,导致病菌侵入,导致流胶。

2)阴天打叉、掐须、摘瓜导致伤口液体长时间不干,伤口愈合不了。在低温、高湿、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,病菌全部从伤口侵入到作物体内,出现很多流胶,甚至导致烂蔓。

大家也在看

0.104182s